中方回应美方加征关税,有力的反击正式揭开了新一轮贸易拉锯战的大幕。
5月1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消息一出,美股大跌,华尔街一片哀嚎。但买车网(Buycar.cn)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中,实施加征25%关税的税目商品共有2493个;实施加征20%关税的税目商品共有1078个;实施加征10%关税的税目商品共有974个。其中,并没有涉及此前暂停加税的汽车乘用车和汽车关键零部件,与汽车相关的只涉及到诸如轮胎等汽车零部件商品。
这意味着包括特斯拉、福特、通用等美系品牌,以及在美生产的奔驰、宝马等进口车并不包含在此次加税之内,将继续保持15%的关税税率。但这是否就代表着上述品牌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经销商表示“悲观” 专家认为影响有限
在消息公布的第一时间,买车网(Buycar.cn)也进行了市场走访。
买车网(Buycar.cn)来到了位于朝阳区的一家林肯4S店,对于新一轮关税的调整,销售人员表示已经知晓,但暂未接到车型价格调整的通知。销售人员坦言,虽然先期是部分进口零部件税率的上涨,但接下来整车的价格肯定也会随之上调。
他表示,以林肯航海家为例,车型价格上调幅度或在2万元左右。目前,航海家的优惠幅度在3万元,到时优惠不变仅在指导价基础上上调。上述销售人员强调,现在可以提前交纳1万元订金,可以保证提车价钱不受指导价上调的影响。
与经销商的“悲观”态度相反,行业专家则相对“积极”,认为对整车市场影响不会太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也表示,此次关税的调整对目前的大环境不会有太多改变,未来也有可能会对整车关税进行调整。
与此同时,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此次对于部分零部件征收关税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讲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关税调整后车企股价下跌是市场资本和用户消费信心降低的体现。此外,根据此次谈判来看,未来或不会对整车的关税进行调整。
车企加速国产布局
实际上,由于通用、福特等旗下大部分品牌都在中国市场进行了一定的国产化布局,其主力车型多为在中国本土生产,所以此次受进口关税调整的影响并不大。但对于尚未完成国产的林肯等品牌而言,不确定的贸易摩擦加大了其在华的不确定性。可以预见的是,其进口转国产势必提速。
“由于部分进口车的贸易环境风险,加速国产化既能降低成本,也能防止关税贸易战的风险。以此前在中国实现国产的宝马X3为例,无论是美系还是德系豪华车,均会加速推进国产浪潮。”崔东树如是说。
此前,林肯相关人士在接受买车网(Buycar.cn)采访时也表示,在评估潜在的价格变化以应对关税调整时,林肯制定产品价格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定价策略最大程度满足利益相关方,包括消费者、经销商以及股东。同时,在2019年年底前,林肯将在华投产一款全新的SUV车型,国产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除了在中国国产,外媒也指出,在中美双方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当下,未来部分欧洲以及美国本土车企会考虑把部分美国产的车型转移到欧洲和东南亚乃至非洲去,势必对美国汽车工业产生一定影响。
美系车或受全面波及
诚然,在贸易摩擦反复不断的当下,汽车行业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进口汽车连续7年达百万级,其中美国进口车数量更是逐年上升。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进口汽车总金额达510亿美元,其中从美国进口的汽车金额为131亿美元,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但进入2018年以来,反复的贸易战也让美国进口车深受其害。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美产车进口量大幅下降3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颜景辉表示,在经历了去年7月1日关税下调10%、去年7月6日关税上涨25%以及2019年关税再次上调的“过山车”似的起伏后,与美国进口关税相关的汽车品牌经销商尽显疲态。同时,关税上调后政策效应也将倒逼车商做出价格调整,短内期负面影响因素也会传递到进口车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销量下滑。
由此见得,中美贸易摩擦虽然短时间暂未涉及的美产整车,但关税的拉锯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美产进口车在华的表现,更为严重的是,按照此前日系和韩系品牌的市场变化来看,此次甚至会影响整个美系品牌。
在崔东树看来,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对于美系车的信任将会下降,关注度也会降低。以特斯拉大幅降价以及价格上调为例,消费者浓厚的观望情绪也给国内新能源车企一个更好的缓冲期。在竞争中更有价格优势,国内的高端电动车开局也将走得更稳。
苏晖表示,中美贸易战的拉锯将会影响消费者对于美系车的观望情绪,影响购买。但他表示,消费者对于美系车的抵触是否会和当年像日系、韩系那样的影响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