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韩系车品牌向下还是向上?起亚轿跑斯汀格是一个新的尝试
来源:买车网 编辑:陈广 2017-11-27 17:53:49 41080浏览

收藏

分享

0

41080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起亚推出了旗下的中大型轿跑车型Stinger——斯汀格,售价27.98万-31.98万元;同时,另一个韩系品牌现代推出了新款的紧凑型SUV——ix35,售价11.99万-16.19万元。一高一低正体现出韩系车在品牌向上和向下的新的尝试。

买车网

其实品牌向上与向下是所有车企都会面临的问题,拿自主车型举例,长城、奇瑞等车企不断推出WEY、观致等车型意欲达到品牌向上的目的;而这其中也不乏合资车企,大众在辉腾停产后坚持推出辉昂来提升形象。反过来,许多豪华品牌也在不断品牌向下,比如捷豹国产XFL后,又将推出小型紧凑型——E-PACE;丰田皇冠将竞争对手从奥迪A6换成福特金牛座等,也是品牌向下的表现。向上提升品牌形象、向下提升产品销量,向上是为了发展,而向下是为了生存,但这个问题对于韩系车来说显得迫切了一点。

买车网

2017年对于韩系车来说堪称凛冬,从国内销量来看,1-9月份现代品牌同比去年下降了37.18%,而起亚更是大跌了51.66%;更可悲的是,除了国内市场,现代起亚北美的销量也是呈现出了走低趋势。

究其原因,有中韩关系紧张的原因,但是自主品牌的崛起是韩系车不得不面对的现状。自主品牌的发展第一个目标就是韩系车,有业内人士表示:“就算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韩系车在面对自主品牌的优势也将越来越小。”韩系车曾经在人们心目中颜值高、配置高、性价比高等优点正在不断被自主品牌消磨殆尽,而论品牌形象与品牌力也被德系与日系越拉越远。

买车网

对起亚来说,销量任务有起亚K3、K2、智跑等车型去完成,而缺少高端产品的现状自K5失去光环后就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斯汀格显然是提升品牌形象的一次大胆尝试。

起亚斯汀格的设计理念来源于2011年推出的起亚GT概念车,诞生于与现代高端品牌捷恩斯一样的全新平台,是起亚汽车历史上第一款后驱车型,并由前宝马M系负责人阿尔伯特·比尔曼统筹负责性能开发。

买车网

轿跑车型、后驱纵置这些都说明斯汀格并不是样子货而是一台名副其实的性能车,在设计之初,斯汀格性能方面对标的就是宝马4系Gran Coupé。在中国上市的斯汀格舍弃了更大排量的3.3T发动机,仅提供了一台2.0T GDI发动机,采用前置后驱的形式,最大功率达到了188千瓦,峰值扭矩353牛·米,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至少从纸面上看,与宝马4系、奥迪A5相比,起亚斯汀格不落下风。此外,斯汀格还为驾驶者准备了弹射起步系统,通过电子控制系统优化起步时车辆的设定,内部测试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秒,活生生一副性能车的做派。

买车网

英国权威媒体Top Gear如此评价:“起亚Stinger搭载了一台2.0升汽油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的表现非常平稳、流畅、安静,百公里加速只需要6.0秒;面对净重接近1700公斤的起亚Stinger,这台发动机表示毫无压力。此外,起亚Stinger给人一种更加轻盈、灵活的感觉,面对弯道也十分敏捷,不足之处则是,变速箱的表现不够快速、果断,发动机不够高效,内饰细节不够精致。”

买车网

可见,在操控层面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动态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此外,斯汀格在外观设计上堪称起亚设计的典范。斯汀格拥有一个更加犀利的虎啸式前脸,用镀铬条装饰的格栅更加精致,两侧的风刀设计辨识度非常高,宽体轿跑的样子展露无遗。

买车网

买车网

A5 Sportback

买车网

4系Gran Coupé

比较特别的是斯汀格的尺寸,定位于中大型5门轿跑的斯汀格车身尺寸分别为4830*1870*1400mm,轴距为2905mm,比奥迪A5 Sportback整整大了一圈,比宝马4系四门轿跑轴距也长了95mm。宽大的车身对于乘坐空间的表现有益,但是对于操控来却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能够看出起亚斯汀格确实是起亚设计与技术的集大成之作,但是一款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并购买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横在斯汀格与消费者之间的还有品牌与售价。

买车网

上汽大众辉昂

可以作为参考的就是上汽大众中大型轿车——辉昂。作为一款与奥迪A6L同平台的产品,辉昂无论从设计上还是技术上与奥迪A6L相比都不落下风,而且在某些配置上还有优势,但是月销几百辆的表现证明,品牌力依然对于消费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尤其在高端产品上面。让消费者忽略价格因素去看品牌与产品时,品牌力则愈发重要,连大众都尚未做到,起亚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比起辉昂来说,斯汀格还多了一个进口身份,这在后期的维修与保养上还会比国产车型花费更多的成本。

买车网

可以说,斯汀格是起亚品牌向上的一次新的尝试,在不断低廉的车型中,斯汀格的存在树立了品牌的旗舰,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升品牌形象以及接下来对于低端车型的影响以及借鉴意义,而走量的任务就交给那些性价比车型吧。

未登录 车友评论0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