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市场份额再创新低 中国品牌如何解答“后黄金时代”的新课题?
来源:买车网 编辑:买车网 2020-06-18 16:44:54 1716浏览

收藏

分享

0

1716

今年5月,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产销量环比均呈增长态势,同比增幅更是扩大到两位数。其中,乘用车市场持续升温,时隔11个月首次迎来同比正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车市走过V形低谷,前景逐渐明朗的当下,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却进一步遭到蚕食,形势不容乐观。业内普遍认为,进入后黄金时代,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的竞争将全面展开,而中国汽车产业也将在新一轮扩大开放的环境中迎来新的考验。

买车网

中国品牌马太效应凸显

随着国内抗击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以及国家及各地方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汽车市场正逐步恢复。今年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8.7万辆和219.4万辆,同比增长18.2%和14.5%。其中,乘用车市场销量更是迎来久违的增长。

在市场逐渐回暖的当下,中国品牌的境遇却不容乐观。继4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后,5月这一情况仍未得到缓解。数据显示,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7.1万辆,市场份额为34.1%,同比下降2.2%。1-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26.4万辆,市场份额为37.1%,同比下降2.8%。

买车网

中汽协分析认为,虽然5月汽车市场销量持续释放,但相较于中国品牌,豪华车和合资品牌的购买力被更多地释放了出来,德系、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也随之得到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品牌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的背后,处在第一阵营的吉利、长安、长城等销量却实现了增长。其中,吉利汽车5月销量同比增长20%;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增长42.2%;长城汽车销量增长31%。

与头部企业的强势表现相反的是,边缘车企生存现状更加艰难。近段时间以来,海马汽车再次出售房产自救、众泰汽车员工放假一年、纳智捷将退出大陆市场等传闻不绝于耳。种种迹象表明,自主品牌两级分化严重,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对此,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我国汽车市场正处在转型阶段,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是一种发展趋势。马太效应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有利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而疫情无疑加快了这一进程,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在未来会更加激烈。

淘汰赛已经打响

“优胜劣汰”早已成为生存法则,而面对合资品牌下探、豪华品牌以价换量、跨国巨头投资加码以及特斯拉们的野心勃勃,留给中国品牌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买车网

有分析指出,随着汽车关税、合资股比放开等政策落地,外资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格局将会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更是直言,“车市马太效应日益明显,在新一轮竞争中,自主品牌逐渐下滑,日系企业逐步增长。在激烈的竞争下,一些自主车企可能很难再恢复过来。”

为此,积极转型俨然成了中国品牌的当务之急。在2020年重庆汽车论坛期间,朱华荣提出了“新4+2化”的概念。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健康化全面融合,新零售化与共享化模式持续优化,汽车“由硬向软”加速升级,提高社会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

北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和谊则表示,在车市“后黄金时代”,中国品牌要围绕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其中包括,围绕用户需求提供质量过硬、品质过高的产品;紧抓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创新应用新理念、新模式,为用户提供及时优质全方位服务。

此外,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或将成为中国品牌弯道超车的机遇。许海东指出,“尽管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国品牌步步紧逼,但本土新能源在智能网联、产业链等方面依然有着自己的优势,未来中国品牌或可以借助新能源,实现向上突破”。

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肖勇也表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痛点不少,甜点更多,发展势头不可阻挡。随着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市场将逐步迎来高质量增长。

可以看出,疫情过后,中国汽车市场淘汰赛将更加激烈,中国品牌前路也将充满挑战,而竞争之中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正如徐和谊所言,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窗口并未关闭,只要能够持续提升自主核心技术能力和产业生态的协同,就一定能将先发优势转化为领先优势。

未登录 车友评论0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