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北京商报|顶层设计落地 汽车产业转型“再上台阶”
来源:转载 编辑:北京商报 2020-02-25 09:04:57 1988浏览

收藏

分享

0

1988

买车网

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汽车价值链正在重构,核心价值正在从硬件转移到软件。2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11部委于近日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提出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将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L3级自动驾驶将量产

据了解,《战略》是智能汽车产业顶层设计,明确中国发展智能汽车战略愿景和主要任务。实际上,2018年1月,发改委便在官网公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两年修改后,终稿正式发布。与意见稿相比,终稿最大的变动在战略愿景方面。

《战略》结合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在产业战略制定上进行更宏观的引导,取消相对细致的量化要求,《战略》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内容相比有较大改变。

2018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该战略征求意见稿,计划在2020年实现初期战略愿景,提出“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且“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现全覆盖”。

本次《战略》终稿,同一阶段表述方式调整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实际上,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及道路测试一直不断前行。截至目前,北京、广州、长沙、上海、沧州等城市均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其中,全国20多座城市已发出200余张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在测试道路方面,仅北京就已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500余公里。

此外,关于网络支持部分,终稿也“针对性”地提出更明确的要求,提出到2025年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中,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自动驾驶商业化时间表也已延后。2019年末,工信部提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上述智能汽车新车占比的预期延后至2025年,比例也下调至30%。 

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前将成为重点投入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和安全体系的节点,该阶段,产业生态将陆续完善,在资本助力下甚至会领先于技术层面。

构建体系推动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战略》提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构建一个完善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车载高精度传稿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汽车品牌。

同时,鼓励整车企业逐步成为智能汽车产品供应商,鼓励零部件企业逐步成为智能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供应商,鼓励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企业发展成为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鼓励信息通信等企业发展成为智能汽车数据服务商和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鼓励交通基础设施相关企业发展成为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方案供应商。

《战略》提出,要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制定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结合5G商用部署,推动5G与车联网协同建设。快速推进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统筹公众移动网络部署,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建设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此外,要积极培育道路智能设施、车联网、智能出行等新业态,促进车辆电子控制、高性能芯片、激光/毫米波雷达、微机电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自主知识产权军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自动驾驶系统、云控基础平台等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开发应用。

相关政策方面,应出台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发展的政策,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支持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等;支持国内企业加快国际市场布局,增强海外研发能力。鼓励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重点投向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研发等领域。

“要突破关键基础技术。”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在这方面转型升级,还需技术突破,如何建立好智能体系,做好内外资源的衔接才是重要的,要有技术层面的突破。

建立智能汽车法规体系

在智能化提升的同时,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也被愈加重视。在本次发布的《战略》中提出,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促进产业发展。

在法律层面,要开展智能汽车“机器驾驶人”认定、责任确认、网络安全、数据管理等法律问题及伦理规范研究,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并推动出台规范智能汽车测试、准入、使用、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层面,重点制定车载关键系统、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云控基础平台、安全防护、智能化基础设施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人-车-路-云”系统协同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和设备接口规范。

同时,建立智能汽车等级划分及评估准则,制定智能汽车产品认证、运行安全、自动驾驶能力测试标准,完善仿真场景、封闭场地、半开放场地、公共道路测试方法。建立健全企业自评估、报备和第三方技术检验相结合的认证认可机制,构建覆盖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认证服务体系。

此外,《战略》提出,要完善智能汽车生产、准入、销售、检验、登记、召回等管理规定。加强智能汽车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进出口等监管,构建质量安全、功能安全防控体系,完善智能汽车场地测试标准和管理办法。并将颁布智能汽车标识管理办法,强化智能汽车的身份认证、实时跟踪和事件溯源。

《战略》指出,要严格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等级保护,完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汽车制造企业、电子零部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风险评估、等级测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机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

未登录 车友评论0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